1. <tbody id="9nxhx"></tbody>

          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動態
          哪些方式算的上是泄露商業秘密
          發布時間:2019-06-19
          商業秘密可能在您不經意之間就會發生泄漏,這可能會給受益人帶來損失。說道這里有人就問了,哪些方式就會算商業秘密泄露?知識產權律師在下文中專門為大家來介紹這個,如果您先不清楚自己方式是否會泄露商業秘密,那么您就來看看下文的講述吧。

          哪些方式算的上是泄露商業秘密
          (一)科研成果泄密
          “星期天工程師”擅自兼職,泄露企業的技術難點、設計關鍵、技術圖紙、技術數據、工藝配方、技術決竅、電子數據等技術秘密。
          采取技術合作等方式,借機竊取科研成果。
          (二)競爭對手竊密
          同行業競爭對手派人打入商業秘密權利人企業內部,從事相關工作,利用所見所聞、接觸商業秘密的機會,刺探一定范圍的商業秘密。
          同行業競爭對手為了時刻掌握商業秘密權利人企業的核心商業秘密,采取利誘、賄賂、借款、合作等不正當手段給企業內部職員、甚至高管更多利益誘惑,通過內部泄露方式獲取商業秘密。
          (三)電子數據泄露
          采取黑客手段,在存儲商業秘密的電腦中植入木馬,窺探、竊取商業秘密,甚至以先進的技術進入計算機網絡或數據庫進行竊密或突破企業防火墻,非法進入企業計算機系統竊取企業商業秘密、修改數據庫數據。
          偷竊、搶劫手提電腦,獲得裝有密級的文檔、數據、圖紙、三維、文件、樣品等商業秘密。
          (四)蓄意修改技術圖紙、電子數據,故意損毀計算機設備,甚至破壞。
          企業將開發的新產品圖紙、模具商業秘密交給模具制作企業后,疏于管理,模具制作企業擅自將模具克隆,銷售給商業秘密權利人企業的同行業競爭對手,甚至將圖紙、模具電子數據泄露給商業秘密權利人企業的同行業競爭對手。
          企業產品研發成果后,產品的零部件采購、供應至關重要,必須加強管理。零部件采購、供應環節泄密主要表現在供應商保密意識淡薄、保密措施不力、擅自泄露供應機密、違約銷售產品部件、泄露部件技術秘密等,造成權利人企業競爭優勢削弱。
          (五)利用職位之便泄密
          抓住企業沒有采取商業秘密保護措施或“有名無實”的有利時機,利用自己工作便利,利用企業職員的利益心理、虛榮心理、自滿心理、松懈心理、反叛心理,多渠道獲取企業研發、采購、模具、配件、加工、組裝、包裝、銷售、運輸、財務、維修、客服等客戶名單商業秘密。
          外貿企業的客戶名單即客戶關系,包括外貿客戶情況、交易習慣、客戶愛好、外貿訂單、訂單內容、交貨渠道、運輸方式、結算方式、服務方式等,客戶、設計、采購、生產、利潤、電腦、管理成為外貿企業的重心。侵犯外貿企業客戶商業秘密的方式主要有:轉移外貿客戶訂單、泄露外貿生產信息、獲取外貿采購信息、擅自使用客戶名單、披露外貿報價信息、利用外貿資源自營、合股成立公司自營等。
          (六)跳槽者竊取商業秘密
          跳槽者鉆原企業未建立商業秘密保護措施的空子,有意識地進行周密安排,“出嫁”帶“嫁妝”,合法拿走商業秘密。
          跳槽者利用職務行為獲得的原企業的研發成果、技術圖紙、工藝決竅、工藝流程、配方、原料來源、客戶名單、營銷渠道等商業秘密,招收職員,自立門戶,進行生產經營。
          經過蓄謀的侵權人或跳槽者策劃、實施,促成高層管理人員、技術專家、技術骨干、銷售骨干、熟練操作職員離職,甚至聯系、組織集體跳槽。
          哪些方式算的上是泄露商業秘密
          (七)企業已經建有的財務賬本泄密
          鑒于企業根據經營需要已經建有財務賬本,從商業秘密保護角度來看,財務賬本、財務明細、財務憑證等財務信息是企業商業秘密,企業內部職員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鉆企業沒有建立商業秘密保護系統的空子,以披露財務信息、以偷稅漏稅為要挾,擅自披露企業商業秘密,并與企業家叫板。
          泄露商業秘密不但不給受益人帶來損失,還能能會給自己帶來刑事責任,所以知識產權律師在這里提示大家,一定要牢記。
          聯系我們
          手機:13699295198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9號

          版權所有 | 中聞知產院網站 京ICP備11034274號-1

            1. <tbody id="9nxhx"></tbody>